学校首页      |     学校要闻      |     科传快讯      |     媒体报道      |     光影科传
                    多彩校园      |     教学科研      |     科传人物      |     原创作品      |     专题专栏

王鹏飞教授为学院通讯员、网络评论员作专题培训



作者:董茜 蔡煜雯 赵配月 摄影:田英夫  来源:融媒体中心  时间:2018-11-09  责任编辑:王晓枫

裁剪

  

  为进一步提升学院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11月8日下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鹏飞教授应邀在学院1106教室作题为《媒体与社会变革:互联网下半场的视野》的专题讲座。学院党委组织宣传部部长段富力,团委书记马一飞及相关负责老师出席本次培训会。各分院教职工通讯员、网络评论员近300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会由段富力主持。

  

  为使在场师生充分了解“媒介”的前世今生,王鹏飞以古代文学《诗经》、《荀子》、《左传》中的诗句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舆字从车、情字从心、论字从言”的含义。接着,王鹏飞从“移动互联网”、“媒体重构”、“五个认知”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向在场的师生分析了互联时代变革历程和舆论形式。王鹏飞结合新时代背景,从4G网络到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从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到阿里巴巴、京东等上市公司的经营模式,阐释了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新产业代替旧产业,时代在改变的同时,媒介也在产生变革。接着,他对移动互联时代下的社会舆论与形式逐一进行了分析,结合生动的事例从五个方面讲解了舆论力量的变革,分别是分享意识带来的舆情线索、传播渠道带来的管控困境、痛点思维带来的用户粘性、媒介变革带来的素养鸿沟及个体意识带来的高维社会。

  

  在培训会上,王鹏飞还向广大师生提出了要求。他表示,从事新闻舆论工作不仅要认知媒介的环境性、认知传播的娱乐性、认知自媒的赋权性、认知网媒的即时性和认知受众的多元性,还要具备融媒体的意识,努力把握新媒体逻辑,还应积极向传统媒体人学习扎实的业务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写作和表达能力,开阔互联网下半场视野,感知新时代媒体变化。在培训过程中,王鹏飞以生动的事例、总揽全局的视角、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互联网知识的盛宴,进一步深化了学院通讯员和网络评论员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认知。

  

  王鹏飞,博士,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新闻学一级硕士点和出版硕士负责人。2011—2012年,英国牛津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博士后;2013—2016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媒介文化和新媒体研究,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七项,出版专著二部。曾获得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现为省委宣传部优秀青年理论宣讲专家、省改革开放40年理论宣讲团成员。担任全省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省报业集团、广电集团、教育厅、人社厅等多部门处级干部培训班主讲人。




科传官方微信

科传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