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学校要闻      |     科传快讯      |     媒体报道      |     光影科传
                    多彩校园      |     教学科研      |     科传人物      |     原创作品      |     专题专栏

“像样”做干部 “十心”抓管理 ——与全校党员干部座谈交流



作者:高金光  来源:校党委  时间:2023-07-06  责任编辑:徐楠

DSC02532


  刚刚度过繁忙而充实的春季学期,同时又刚刚度过“七一”,借这个时机,大家团聚在一起,一方面共贺党的生日、共话党的伟业、共叙党的历程,一方面交流工作、畅谈体会,非常有意义。特别是“七一”这个特殊节日,更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


  今天在座的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大家既是各个方面的领导,同时很多也是党员。不论是领导也好,党员也好,总之大家都是党的干部,是党的干部就要按照党的要求做人做事。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咱们学校干部队伍的实际状况,我和大家交流一些想法,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我想围绕两个话题来展开,一个是“像样”做干部,一个是“十心”抓管理。


  先谈第一个:“像样”做干部


  关于干部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有多方面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两条,一个是忠诚、干净、担当,一个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关于党员的要求,《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章》还强调,“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就昭示着,党员不同于一般群众,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是具有先进性的。先进性就意味着是榜样,就意味着是召唤,而其呈现出来的样貌应该是光辉灿烂的,换句话说就是: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


  大家都应该明白,作为党员,要给群众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一些党员淡忘了自己的身份,模糊了自己的形象,变得不那么先进了,甚至让群众厌恶了,这就背离了我们入党时的诺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在群众的心目中是堂堂正正、端端正正、方方正正的样子,还是歪歪扭扭、斜斜垮垮、邋邋遢遢的样子,大家一清二楚,效果也是大不一样的。


  我刚才说了,今天在座的要么是领导,要么是党员,总之都是党的干部。扩展来说,党员干部应有什么样子呢?我体会,应当体现在如下十个方面:


  第一,在政治上,要有成熟的样子。政治上成熟是一个什么概念?我理解就是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但事实上,一些人在理解上有偏差,认为只要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这完全是大错特错的,习近平总书记点出的“七个有之”就是不讲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典型表现。所谓“七个有之”,即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有之。同志们要摒弃这“七个有之”,做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模范。当前,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关键,是要坚决做到对党忠诚,具体说就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心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第二,在思想上,要有进步的样子。我们常说,思想是总开关。思想上出了问题,整天懵懵懂懂,不思进取,甘愿躺平混日子,就会带来精神的萎靡不振和事业的一事无成。提倡思想上要有进步的样子,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个是追求向上,而不是追求向下;一个是以身边的典型和模范为标杆,而不是以社会上的不良风向为标尺;一个是时刻扪心自问,而不是糊里糊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我们科传的干部,要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秉持“乐业竞进、勇争一流”的校风。客观来讲,我们的干部大部分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事风风火火,工作起来废寝忘食。但也有一些干部,对自己的目标要求设定过低,缺乏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同志们要思考一下,对标身边的典型,你的差距有多大?对标干部竞聘时的承诺,你兑现了多少?你对你的职业理想有没有清晰的定位,是就此躺平还是不断超越?报业集团对学校干部培养高度重视,我校中层干部已全部在集团备案,纳入集团统筹管理。学校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因此,干部的上升通道没有天花板。大家在思想上要充满希望,要相信有为就有位,不要在患得患失、计较得失上浪费时间,要心无旁骛、勇往直前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第三,在学习上,要有自觉的样子。学习是一项苦差事,但也是一项快乐事,就看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事,就会主动学、自觉学,而不是被动学、强迫学;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要不断汲取各方面有益的知识;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并列出计划,定下目标,力求做到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这就要求我们要突出学好政治理论,舍得花精力,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筑牢坚强的思想基础。同时,还要学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本领,摆脱本领恐慌;学管理技巧,就如何建章立制,如何沟通协调,如何排兵布阵,培养自己战略家的眼光和管理者的思维。总之,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提高各方面本领。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党员干部尤其是负责党建工作的同志,一年读了几本党的创新理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著研读了多少?大学再想一想,学校要求科研团队第一阶段研读50篇论文、第二阶段研读200篇论文,咱们的有关同志特别是牵头的同志研读了多少,有没有发挥示范效应?学校当前处于转型发展期,大家的工作任务确实很重,但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来提升自己,不能将学习仅仅停留在想法中、口头上。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坚持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多经历、多磨炼,点滴积累,才能终成大器。


  第四,在工作上,要有踏实的样子。干工作,切忌浮漂,切忌差不多、一般化,一定要踏踏实实、说一不二、说到做到。要严格执行工作流程,要高标准履行分内职责,要创造性地提出并落实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崇尚务实。学校转设以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攻克了一些难事,干成了一些大事,迎来了不少喜事,办好了许多实事。学校在全国民办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五,位居全国民办财经类高校排名第一;学校与开封市委、市政府在深化合作中亮点频闪,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校区建设取得优异硕果;学校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数量、比例和质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今年更是达到841人。这些成绩的取得,证明了我们确实拥有一支干事创业、务实拼搏的干部队伍。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患于未然,警惕精致利己主义的滋生。有的工作拈轻怕重,多做一点要先讲报酬,关键时候销声匿迹,分享成果时无处不在;有的当甩手掌柜,大部分时间精力用来干自己的事情,工作任务压给了下属,受表扬了是自己干的,受批评了推给别人。利己主义者如果在干部岗位上,会辜负群众的信任,寒了下属的心,带歪团队风气,阻碍学校发展。因此,我们的干部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审视自身是否出现了利己主义的苗头,始终踏实做事、老实做人。


  第五,在生活上,要有俭朴的样子。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铺张、不奢华、不浪费,注意勤俭办一切事情,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古语有云:“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纵观腐败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党员干部在违纪违法过程中,都伴随着奢侈腐化的“影子”。有的领导干部把住豪宅、穿名牌、开豪车作为人生追求,久而久之便将公权变异为攫取私利、满足私欲的“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曾经指出,享乐主义实质是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拈轻怕重,贪图安逸,追求感官享受。奢靡之风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艰苦朴素是我党的传家宝,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北大荒精神,包括我省涌现出来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艰苦奋斗的典范。党员干部在物欲横流的复杂环境中,要时刻坚守本心,坚决抵御贪图安逸腐化堕落的诱惑,始终保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要把勤俭节约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不比穿戴比内在、不比得失比奉献,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第六,在作风上,要有顽强的样子。要有“不辞冰雪为卿热”的勇气,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志气,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硬气。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问题敢于承担责任。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学校当前处于转型期,应用型大学怎么办,没有更多成功的案例可以直接复制,很多决策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成功的时候,也有不成功的时候。领导干部是改革的先锋队,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不要因为一时的不成功就沮丧失落,认为时间精力人工都浪费了,所有努力付诸东流,须知成功就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之上。想一想我们的宇航员是怎么上天的?想一想我们的深海潜水器是怎么下潜的?大多时候,失败的几率要高于成功,因此,遇到失败不要牢骚满腹、质疑决策,而是要进行复盘、查找问题,在认识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达到成功。再者,我们的干部千万不要有“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理,认为做的多受到的非议就多,挨的批评就多,应该反过来想,你挨的批评多,受的非议多,才证明你做的多。我们科传需要的就是实干的干部,你做多做少、干好干坏,领导的心里、群众的心里都有一杆秤。我们的干部,要练就一身皮糙肉厚,要经得起风霜雨雪,只有如此,才能成就为优秀。


  第七,在品行上,要有端正的样子。在平时,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歪风邪气敢于斗争;在单位,注意团结同志,与人为善;在家庭,营造良好家风,言传身教;在社会,能够扶危济困、主持正义。总之,做人要正大光明,不搞歪门邪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年轻干部应该涵养道德操守,忠诚老实,表里如一,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这里特别强调,要践行师德师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对师德师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违反师德师风的处理也越来越严,如果因为师德师风受到处分或被曝光,不仅断送了个人前途,学校声誉也会受到重大影响。年轻干部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羽毛,做好人,做好事,以端正的品行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修身行正,方能行稳致远。


  第八,在处事上,要有谦逊的样子。干部需要谦逊的态度,有荣誉让给同志,有利益切莫靠前;艰苦的工作抢着干,棘手的事情不推诿;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克服自己的不足。要多看到别人优秀的一面,多向前辈学,多向先进学,多向同行学。做工作要主动沟通协调,班子集体决策,不搞“一言堂”。在姿态上要低调,要放下架子,耐心听取基层意见,认真解决问题,尽心尽力帮助。要谨言慎行,说话讲场合,讲分寸,凡事三思而行,不意气用事,更不能不顾后果。脾气是情绪化的极端表现,要控制情绪,不逞一时之快。在日常工作中,偶尔会遇到一些人或事令自己苦恼烦躁,这时候很容易发脾气,但是干部是最不该发脾气的人,更不该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其他人,因为为人民群众服务是干部的本职,这时候就要保持谦逊的态度,放低姿态去处理问题,才是干部应该做的事。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磨砺,拂去身上的霸气、傲气,增长自己的静气、底气。


  第九,在纪律上,要有服从的样子。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作风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以及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党的纪律是带强制性的,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校规校纪同样如此。应该说,我们的大部分干部在遵守党纪党规方面执行得很好,但也有少数干部和职工对校规校纪缺乏敬畏之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想绕着纪律走,时不时在红线点触碰一下。须知学校规章制度是经过党委会、校务会研究通过的,代表学校的权威,同志们不仅要从内心里真正服从,在行动上更要切实执行。内心的服从不是盲从,同志们要学会理解学校的顶层战略,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理解怎么办?不理解就要与决策者沟通,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一想,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如果能提出更合适更有效的建议当然更好,如果不能,就要无条件执行。不仅本人要理解服从,还要让你带领的团队都理解服从,这也是你的责任。执行的基础是统一思想,我们有的干部,对政策的传达不讲前因后果,只会下达“学校让干什么”“XX领导让干什么”这种冰冷的指令,员工理解得迷迷糊糊,出了差错牢骚满腹,就说明这位干部没有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没有让自己和员工都做到内心的服从,更谈不上遵守和执行了。


  第十,在廉洁上,要有带头的样子。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守住党纪国法这条线,不以权谋私、不吃拿卡要、不损公肥己,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持续在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上下功夫,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醒能力,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要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也许有的同志会说,高校是清水“衙门”,出现大贪大腐的可能性很小。但随着校园越建越大,学生越招越多,“微腐败”也会潜滋暗长。“微腐败”多裹着“合情合理”的外衣,打着“人际交往”的幌子,依靠手段的隐蔽,游走于“边缘地带”“灰色地带”,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容易使党员干部产生司空见惯、法不责众的心理。我们不可掉以轻心,要时刻警惕“微权利”滋生的“微腐败”。“微腐败”相比“大老虎”而言,虽然涉及的财务金额小、数量少,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对党员干部的腐蚀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同志们要防微杜渐,杜绝侥幸心理,时刻警示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牢记廉洁从业信念,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再谈第二个:“十心”抓管理


  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大学之所以有行政管理专业,就说明这项工作很重要,值得学习和研究。当然,我们在座的很多未必是管理专业毕业,包括我也没学过管理,我们今天也不讲专业的管理知识,讲也讲不来、讲不好。但一些共通的东西相信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作为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只要具有如下十个心,就大体上会把工作做得很好。


  第一,要有事业心。古人云:“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意思是说,立志是成功的基石,只有拥有坚定的志向和奋斗的动力,才能取得个人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勤勉干事、有所作为。我们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我们的事业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此生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认真干好,绝不敷衍,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做教师的,要立志成为专家、教授,甚至名专家、名教授;做管理的,要做到爱岗敬业,努力成为管理能手;做服务的,要与大家贴心贴肺,把工作做到一流。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提升党性修养,秉持火热的事业之心,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推动科传事业不断前进;一定要拒绝“躺平”,远离“佛系”,走出“舒适区”,争做“弄潮儿”,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干事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一定要把科传学院当作安身立命之地,把个人命运和科传命运紧密联系,将科传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植于个人事业发展之中,与科传共情,与科传共赢。


  第二,要有责任心。“责任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这段话,是对责任心的最好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党的干部。优秀的干部,身骨是硬的,肩膀是宽的,敢于承担责任,甚至敢于担难、敢于担险、敢于得罪人。当然,这里说的敢于得罪人,是敢于得罪那些工作干得不好的人,是敢于得罪那些不断提出无理要求的人。同志们可以想一想,有没有为了追求表面一团和气,对消极怠工行为视而不见?有没有“好人”自己当,做“坏人”的时候就往上推?一名干部,如果缺乏责任心,就失去了行为的准绳、守正的定力,成为“和事佬”“墙头草”,看似左右逢源,实则失去了威望和公信力。我们每个人对“时时放心不下”这句话深有感触,“时时放心不下”就是责任感的体现,寄托着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彰显着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们必须不断强化责任心,切实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必须主动知变、应变、适变,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科传、无愧于师生的骄傲业绩。


  第三,要有进取心。“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确,许多事情要靠自己去做,只要自己向前迈出一步,就可以进入一个无比广阔的世界。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是有进取心的人,他们总是不断要求进步,立志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我们常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们现在要讲,不思进取的干部不是好干部。领导干部是一个团队的领头雁,干部的精神面貌代表了团队的精神面貌,缺乏斗志的干部带不出斗志昂扬的团队。我们的干部如果只想做“太平官”,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在岗不在位、出工不出力,见到任务“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上推下卸、与组织讨价还价,只想当官不想干事,不推不动,甚至推了也不动,就会产生非常不好的负面效应。最后上行下效,导致一些原本可以化解的矛盾、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实质性解决,损害的是广大教职工的利益,拖累的是学校的发展大局。因此,我们科传的干部要争当标兵、争做先进,干在最实处、走在最前列。具体讲就是,面对工作任务要有一股“较真”的劲头,对每项工作都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精益求精设置工作标准,紧锣密鼓推进,一丝不苟落实。要破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无为思想和“前怕狼后怕虎”的畏难情绪,立足单位实际,敢于啃“硬骨头”,积极寻找工作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的担当,在奉献中创造价值,在拼搏中成就人生。


  第四,要有好奇心。“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好奇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是创新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阐述创新精神时指出:“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关头。身处这个时代,我们都很幸运,特别是大家都很年轻,更应当珍惜年华,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多探究、多追问、多实践。一是要敏于观察、勤于思考,主动突破思维局限,开拓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思路。二是要提升认知的能力,不断加强学习,持续性地更新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一个不学习的人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如果只是吃老本的话,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会被后来者追上。三是要打破路径依赖,提高运用新理论和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要不断实现自我革新,敢于自我否定,树立敢创新、想创新的积极主动意识,始终保持“破”的决心,坚持“闯”的劲头,把创新进行到底,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活力。


  第五,要有自信心。“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干一切事情,如果缺乏自信心,成功就会大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面对重重挑战,绝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信心,是强大的力量,是成事的底气。事实一再证明,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当前,科传学院正处在改革攻坚期、飞速发展期,前进过程中因缺乏经验,难免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境和挫折。在座的各位都是学校的排头兵、主力军,是中坚力量,大家一定要有逆流而上、冲锋陷阵的勇气和信心,要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积极主动地去应对一切难题。俗话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如何面对挫折和困境,是检验一名干部最好的试金石,谁越挫越勇,谁遇难则退,谁吐槽抱怨,一试便知。困难对弱者来说是万丈深渊,对强者来说恰恰是前进的助推器。去年的疫情防控斗争和今年以来的很多工作,已经证明我们的干部队伍是很优秀的,是能打大仗、打胜仗的。但我们不能自满,仍然要向老一辈共产党人学习,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和情怀,学习他们抗压耐挫的能力,坚定做强者的信心和决心,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智慧,接好奋斗的接力棒,切实增强自信心,立足本职岗位,在知行合一中主动作为,在最好的年华里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第六,要有公正心。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公心,是大公无私之心,是为群众利益着想之心,只有秉持公心,才能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能务实谋事、踏实干事、扎实成事。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诗句“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公正心的最好写照。公正连着公开、公平,能公正,自然就敢于公开,自然就体现公平。当然,公平不是撒胡椒面,不是大家获得的都一样多。真正的公平是实事求是、奖罚分明、多劳多得,是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反之,恰是最大的不公平。领导干部如果不能秉持公正之心,受人情私利所累,在资源分配、奖励惩处上全凭个人喜好,让规则制度成为摆设,怎么能够得到员工的拥护和信任?如何能够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所谓心不正则身不正,身不正则事不成,即在于此。为政秉持公心,是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之要。大家只有常怀公正之心,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不犯错误,始终走正途,也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其对团队的归属感、认同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干事业。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跳出“小我”,成就“大我”,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公心彰显本色、以公心践行使命。


  第七,要有仁爱心。“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代的官员尚有如此境界,我们党的干部更应饱有一颗同情之心、仁爱之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仁爱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涵,也是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是否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感情是否真挚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牢记,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党员,作为一名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谨记,共产党员不是职务,而是肩负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要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挑起担子、迈开步子。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厚植科传情怀,增强仁爱之心,具体讲就是要时刻把师生放在心上,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大家既要当好“店小二”,也要做好“服务员”。一是要主动融入到师生群众中去,同广大师生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二是要心存仁爱、将心比心,在为群众办实事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三是要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排群众之所忧,实现与群众同频共振。同时,大家还要当好“娘家人”,不怕麻烦,不怕吃苦,在热心服务上用真功。仁爱不是耍嘴皮子功夫,是一件事一件事做出来的。大家要走进群众的内心世界,用“心”交流,聆听群众的呼声、建议和需求,勇于承担责任。只有热心帮助人、真心感动人、真情温暖人,才会让“爱心之手”做出更多“仁爱之事”。


  第八,要有同情心。孟子有一句话,叫做“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所谓“恻隐之心”,就是说看到别人痛苦,自己感同身受,会感到难受;所谓“仁之端”,就是说“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基础、是道德的开端。“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同情心,是一种能与他人甚至不熟悉的人共情的心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同情心是每个人生来都有的,也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是心智“不健康”的人。我们要知道,人在无助的时候最需要别人援手、最需要社会帮助。只有具备同情心,才愿意帮助弱者,而这一份帮助,看似微不足道,却能使社会涌起爱的浪潮,唤醒人们的平等意识,同时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家都应该怀着一颗为师生群众谋福祉、做好事的“大慈悲心”“大同情心”,对学生、对同事,特别是对困难群体,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多一点体恤、多一点真情、多一点扶助。通过传递我们的爱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第九,要有宽容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的“六个必须坚持”,其中一条就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强调“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一个党要有宽阔的胸襟,一个人特别是一名党的干部同样要有宽阔的胸襟。俗话说,比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说到底,胸怀就是能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装得进不顺心的事。从管理的角度讲,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当有博大的胸怀、高雅的度量,学会欣赏不同的人,学会容纳不同的声音,不将个人恩怨与情绪带入工作,不为个人得失耿耿于怀,能以包容之心对待不同的思想,主动打造交流的平台,在了解大家的利益诉求中着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我心中的好干部,应该是一个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善于与人相处的人、善于处理和谐人际关系的人。这就要求大家能够站在学校大局的高度去工作,与其他部门求同存异、相互协作;与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相互成就、共同赋能。特别是要能够容纳团队里比自己优秀的人,并且以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员工为荣。不要纠结于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在细节和小节上过度解读,而是要关注大事。要有容错心,对待员工要有“你办事,我兜底”的态度,给予员工敢干事、干成事的底气。


  第十,要有羞耻心。羞耻心是一个人的底线,倘若一个人没有了羞耻心,那么就等于失去了一切。“知耻而后勇,闻过而终礼”。一个人皆知耻的民族是成熟的、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人皆知耻的社会是文明、健康、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只有懂得羞耻、心怀敬畏,才会有所畏惧、有所约束;反之,毫无羞耻之心,必定会膨胀自大、铤而走险,最终葬送个人前途。中国传统社会最注重道德的养成,孟子就讲:“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可是现在不少党员干部羞耻心逐渐淡化、弱化、钝化,甚至连做人的基本道德都已丧失,他们完全不讲道德,做了坏事还心安理得,丑闻曝光也不感觉羞耻。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各种违纪违规警示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干部因为荣辱观错位,不择手段追逐虚荣;因为义利观颠倒,不顾人格尊严谋求不当利益,甚至在开庭公审时毫无悔过之意,只是将一切过错归结于运气太差。在他们心目中,道德乃是迂腐,卑劣反是能耐,这是因为他们的羞耻心产生了扭曲,导致良知已经麻木。我们的干部要常怀羞耻之心,不把平凡当淡泊、不把落后当必然、不把失败当命运,时刻感受到一种思想退步、事业滑坡的危机感,时刻积聚起一种要干事、干成事的紧迫感,切实担负起学校的信任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重托。要不懈怠、不迟延、不放松,凭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精神,拒绝平庸、力争有为的责任意识,弘扬“乐业竞进、勇争一流”的校风,从而产生示范效应,影响和带动全体员工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


  以上汇报,与同志们共勉。


科传官方微信

科传官方微博